當前位置:新聞動態>內容列表>內容詳情
酒能使人精神亢奮,又能使人袒露真實情感。詩人中有許多論酒的精妙詩句:杜甫的《可惜》寫道:“寬心應是酒,遣興莫過詩。”《獨酌成 詩》中:“醉里從為客,詩成覺有神。”戴叔倫《醉中作》:“醉后樂無極,彌勝未醉時。動容皆是舞,出語總成詩。”蘇軾《和陶淵明<飲酒>》: “俯仰各有志,得酒詩自成。”楊萬里《重九后二月登萬花山川谷月下傳觴》:“酒入詩腸風火發,月入詩腸冰雪潑。一杯未盡詩已成,誦詩向天天亦驚。”
酒,也是詩人的一種抒情言懷的媒介。李白的《把酒問月》:“青天有月來幾時,我今停杯一問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卻與人相隨。皎如飛 鏡臨丹闕,綠煙滅盡清輝發。但見宵從海上來,寧知曉向云間沒。白兔搗藥秋復春,嫦娥孤棲與誰鄰。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 月皆如此。唯愿當歌對酒時,月光常照金樽里。”蘇軾的《水調歌頭》:“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、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風歸去,惟恐瓊樓玉宇, 高處不勝寒.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、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 蟬娟。”從酒寫到月,從月歸到酒;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。悠悠萬世,明月的存在對于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。因酒起興,借月發端,表現出一般人難有的 宇宙意識。
酒,也是詩人離愁別緒真情流露的載體。王維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 人。”表達了強烈的惜別之情,千言萬語溶化到這一杯酒中。那真誠感人的勸慰,既有悠長的離情又有傷而不悲的別苦。李白的《金陵酒肆離別》:“風吹柳花滿店 香,吳姬壓酒勸客嘗。金陵子弟來相送,欲行不行各盡觴。請君試問東流水,別意與之誰短長。” 寫的是色彩斑斕的離愁別緒:春色迷人,暢飲佳釀,在離別中亦 充滿歡聚的快樂。白居易的《何處難忘酒》有七首之多:“何處難忘酒,天涯話舊情。青云俱不達,白發遞相驚。二十年前別,三千里外行。此時無一盞,何以敘平 生。”這是其中之一,把酒作為友誼的象征,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。
在人世間諸多情感之中,最熾烈、最真誠、最持久、最感人的莫過于愛情。李清照的《醉花陰》:“薄霧濃云愁永晝。瑞腦消金獸。佳節又重 陽,玉枕紗廚,半夜涼初透。東籬把酒黃昏后。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消魂,簾卷西風,人比黃花瘦。”從生活片斷的點點滴滴,生動塑造了不堪忍受離別之苦的少婦 形象。而陸游的《釵頭鳳》:“紅酥手,黃滕酒,滿城春色宮墻柳。東風惡,歡情薄。一懷愁緒,幾年離索。錯!錯!錯!春如舊,人空瘦,淚痕紅浥鮫綃透。桃花 落,閑池閣。山盟雖在,錦書難托。莫!莫!莫!”則把因愛而被迫分離的痛苦,和對家長制扼殺美好愛情的控訴表現得淋漓盡致。柳永的《雨霖鈴》:“ 寒蟬凄 切,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.都門帳飲無緒,方留戀處,蘭舟催發.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.念去去、千里煙波,暮靄沈沈楚天闊。 多情自古傷離別,更那堪、 冷落清秋節.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、曉風殘月.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好景虛設。便縱有、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?” 執手告別,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 惜別的情態,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,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。